年报发布季如约到来,又到各大房企晒业绩、亮家底的时候。回顾过去一年,房企表现“有人欢喜有人忧愁”,如今疫情压顶下,房企对于2020年的前进计划,也有了微妙的变化。
今天,赢商网聚焦10家标杆房企过去一年/半年的商场运营和收租情况,2019年的商场“收租王”花落谁家?这些房企2020年又计划有哪些大动作?
01
恒隆地产
总收入:88.52 亿港元,同比下跌 6%;
股东应占纯利:61.72亿港元,同比下跌24%;
内地物业租赁组合总收入:40.03亿元人民币,同比上升12%;
内地商场租金收入:31.29亿元人民币,同比上升14%。
✦ 上海两大恒隆广场“吸”走内地6成租金
恒隆内地9个商场中,上海恒隆广场和上海港汇恒隆广场依旧是恒隆在内地的“收租王”,两个商场租金收入就达到了25.49亿,占内地9个商场总收入的63.7%。其他商场与之差距依旧很大。
上海恒隆广场:继续推动“恒隆会”会员计划,进一步培养顾客忠诚度,其中重点活动Home to Luxury派对,携手70余个高奢品牌带来全国独家/首发产品,满足了高端客群的专属需求。
2019年,上海恒隆广场总收入16.96亿,其中商场租金收入10.66亿,并且连续第三年实现商场租金收入和零售额的双位数增长,年底商场已几乎全部租出。
上海港汇恒隆广场:2019年商场租金收入8.53亿,主要受惠于在2018年9月重新开业的北座之全年收入及于2019年6月重开的地库所带来的收入。北座设有各种生活时尚品牌以及一间翻新的电影院,大受年轻富裕消费者的欢迎。
涵盖南座主体及地库的第二期翻新计划正分阶段完成,局部空间已重新开放。全新化妆品专区吸引多个国际顶级品牌和快时尚零售商进驻。位于南座中庭的奢侈品旗舰店于2019年12月开始营业,整个南座翻新工程预计于2020年第三季度完成。
✦ 上海以外的商场计划引入更多奢侈品牌
无锡恒隆广场:2019年商场收入录得22%的增长。于2019年5月推出“恒隆会”,令零售额激增21%,部分奢侈品牌开店后,整合了当地其他门店,预期未来一年将会引入更多的品牌。
大连恒隆广场:受惠于潮流生活时尚及餐饮租户的业务增长,商场2019年租金收入和零售额分别大幅提升28%及29%。大连恒隆广场第二期预计于2020年分阶段开幕,届时将迎来更多奢侈品牌进驻。
昆明恒隆广场:恒隆在内地西南部的首个项目,于2019年8月开业。商场部分收入4900万元,商场以昆明首选的奢侈品及生活时尚购物中心为定位,预期有更多国际奢侈品牌于2020年进驻。
02
大悦城控股
营业收入:约人民币103.38亿元,同比增加 27.2% ;
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:约为人民币16.36亿元,同比下降22.2%;
投资物业租金及相关服务收入:约为人民币43.41亿元,同比增长19.5%,占收入总额约42.0%;
10个已开业大悦城租金收入:约为人民币 30.64亿元,同比增长17.7% 。
✦ 西单、朝阳大悦城成两大“吸金王”
去年,西单大悦城与朝阳大悦城分别以7.03亿元和6.71亿元的租金收入,成为大悦城的两大年度吸金王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朝阳大悦城连续3年销售额突破人民币40亿元,2019年销售额更是突破人民币44亿元,销售复合增长率达31%。
✦ 实现租金(收益)最大化的三大“绝招”
多渠道挖掘IP,推出IP主题活动,吸引客流。
提升消费价值,重视长尾客群。针对中频会员,通过付费会员制度,提供增值服务;进一步增强高频会员购买力和黏性;
固定租金、商户流水抽成,二者取其高。从披露数据看,大悦城租金收入占营业额比重在10%-16%之间,保持稳定。
✦ 首个大悦春风里今年入市
大悦春风里系大悦城推出的第二条产品线,与大悦城时尚的定位不同,大悦春风里是瞄准25-45岁的新兴中产和成熟中产的区域型商业,多选择一线非核心商圈或二线城市核心商圈。此外,大悦春风里瞄准生活场景,同时强化体验及生活业态的占比,使消费者到店频率及消费频次得以提高,与大悦城形成互补。
目前,在建拟建的大悦城春风里共3个,位于北京、苏州。据了解,全国首个春风里项目北京大兴大约春风里计划将于2020年末入市。
北京大兴大悦春风里效果图,图片来源:大悦城
03
龙湖集团
营业收入:1510.3亿元,同比增长30.4%;
物业投资业务租金收入:57.9亿元(不含税),同比增长41.5%;
归属于股东的溢利:183.4亿元,减除少数股东权益、评估增值等影响后之核心溢利同比增长21%至155.5亿元;
商场租金收入:47.48亿元(不含税),同比增长31.9%。
✦ 18座“天街”租金收入过亿,重庆北城天街依旧领跑
截止2019年底,龙湖集团累计开业商场39座,整体出租率为98.5%,全年平均日客流154万人次,同比增长23%。